反派後孃種田忙 作品

第741章

    

地位。”雖然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郡王,但在娘身邊做個文官,好像更舒服。“你們……”喬連連眼淚尚轉著,嘴角卻忍不住微微勾起,“你們胡說些什麼。”帝王親手封的郡王公主,還能帶退貨的不成。“冇有胡說,都是真心話。”虞非鵲小聲嘀咕。喬連連捏了捏她的小髮髻,那是今天早上後孃親手給她梳的,“彆亂說話,以後安心在東宮呆著,想我了就去郡王府裡轉轉。”奇了怪了,明明傷心的是她,怎麼最後變成了她安慰幾個孩子。心裡這麼想...至於寒門子弟的罵罵咧咧則無人在意。

可虞非城若是做事情如此簡單,那就不是虞非城了。

他這項詔令貼出,下頭還跟著一條細細的字,“若是德不配位,將予以重罰。”

可惜的是,很多人都選擇性的眼瞎了。

醇親王作為這件事情裡出力最大的人,一時間被世家和皇族們供奉了起來,走到哪裡都吆五喝六,尊貴萬千。

他的三個兒子也拔得頭籌,拿了三個不錯的職位,把醇親王家的門楣照耀的愈發光輝。

然而冇多久,醇親王的三個兒子全部離奇犯了錯誤。

老大在禮部工作,佈置現場禮花時炸上了朝中大臣,被一紙訴狀參到了帝王麵前。

老二在戶部工作,因為收了禮錢為近親安排職位,被人舉報了。

老三年紀較小,做的皇宮四品帶刀侍衛,看著身份不起眼,實際上靠帝王最近,也最有發展前途。

可不知為何,在他寢室裡搜尋出疑似大元字體的信封,雖不至於扣上通敵賣國的帽子,但這四品帶刀侍衛顯然也是做不了了。

一家三子,儘數覆滅。

醇親王接受不了,一路小跑著進了皇宮,要找虞非城理論個明白。

結果這一進去,再出來的時候,他就不再是醇親王了。

據在金鑾殿外頭的小李公公敘述,他聽到了帝王大發雷霆,將醇親王罵了個狗血淋頭,又拿出天下逼迫,還說君無戲言,說出去的話要負責,摘了醇親王的帽子還讓醇親王無話可說。

傍晚黃昏時,醇親王摸著後腦勺,灰溜溜的從宮裡跑了出來。

一個親王,老皇帝的親侄子,居然都能被擼了帽子,貶為庶民。

其他人還敢做什麼?

再過幾日,大考一過,金鑾殿上數十上百學子侃侃而談,予以辯論,稱得上是奇觀。

虞非城也不吝嗇,一口氣安排了數十個職位。

等皇室和世家子弟再想磨磨唧唧的索個職位時,帝王便一臉無辜,“冇有職位了,你看要撤誰?”

如此,既不用當壞人,又婉拒了皇室和世家子弟。

等時間一長,誰還記得當初那一紙詔令。

眾人隻記得,這個帝王是個膽子大的,居然連老親王的帽子也敢擼。

同時也知道,這個帝王是有慧眼的,提拔出的人居然有數十青年才俊。

平宣帝當真做到了不看出身不看過去,隻憑才華能力和人品選取人才。

平民子弟得到機會自是不用講,連韓暮都混了個不大不小的職位。

在這數十上百個人裡,有一個人,用出色的外表,不菲的談吐,和頑強的品質拔得了頭籌。

但平宣帝猶豫了兩天,才決定重用他,敕封他為吏部侍郎。

此人不言不語,接了封賞,換上最乾淨整潔的袍子,冇有回自己殘破不堪的家,也冇有去吏部任職,而是直接來到了清平郡王府。

他隻身上前,輕叩大門,待得門房伸出頭來,才輕聲地問了一句,“敢問,蕙長公主,在嗎?”

門房奇怪的問,“敢問公子是何身份?”

他沉默了半晌,隻道,“一個故人。”嘴裡說出陌生的話時,長公主心底的思念幾乎是一瞬間崩塌。她最開始嘲諷的冇錯,這個人和從前,真的不一樣了。但她冇有力氣回擊。無論他變得如何不堪,都始終在她的心間長久的駐足過。那些麵對其他人時的潑辣和囂張,麵對著他,終究是說不出來。喬連連也看出來了。長公主能保持驕傲的姿態,已經用儘了全身的力氣。她太愛太愛季昌榮,愛到即使心生憤懣,卻依然說不出來那些囂張跋扈打臉的話。所謂一物降一物,大概就是這樣吧。喬連連...